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
1、主要类型
目前市场主流的黏度指数改进剂主要有聚异丁烯(PIB)、聚酸酯(PMA)、乙烯共聚物(OCP)和氢化双烯共聚物(HSD)四大类。
2、性能要求
衡量黏度指数改进剂性能的指标主要有稠化能力、低温性能、剪切安定性和热氧化安定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指标越好,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综合性能就越优异,但是这些性能很难兼顾,尤其是稠化能力和剪切安定性这一对矛盾很难平衡。
到目前为止,各方面性能均为优异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尚待开发,相对来说HSD型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比较和均衡。
2.1 稠化能力
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以D值表示)是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油品黏度的贡献值,D值越大,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越强。在150SN基础油中加入1.0%的黏度指数改进剂,溶解后测定100℃运动黏度,减去基础油的100℃运动黏度得到的增加值即为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
比黏度(以ηsp表示)也可用于衡量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见式(1):ηsp=(η-η0)/η0 (1)
式(1)中,η0为基础油的黏度,η为含有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基础油的黏度。ηsp越大,表示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稠化能力越强。ηsp与温度、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含量及基础油黏度都有关系,并不是黏度指数改进剂固有的常数,因此在比较不同黏度指数改进剂的ηsp时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
2.2 低温性能
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低温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低温动力黏度(CCS)和低温泵送黏度(MRV)来表征。CCS主要反映润滑油的低温起动性能,CCS 数值越小,润滑油在低温下越容易启动;MRV主要反映润滑油的低温泵送性能,MRV数值越小,润滑油在低温下越容易泵送至润滑部位。低温性能好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的CCS和MRV的影响较小。
昭和合成齿轮油 OMALA S4 GX 68 / 100 / 150 / 220 / 320 / 460 / 680
本品系采用聚a烯烃(PAO)为基础油,加入进口复合添加剂调配而成的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性能及特点
的热稳定性、氧化安定性,极长的使用寿命名;优良的水解安定性、抗乳化性;闪点高、倾点低,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使齿轮在运送过程中的功耗低;极低的蒸发损失,油消耗量。
适用范围
适合于冶金行业的热轧机、起重机、矿山的重型破碎机和纺织行业的剑杆机以及大型的电梯齿轮等重负荷、长寿命齿轮,适合温度范围:-40~ 180℃。项目S4 GX 68S4 GX 100S4 GX 150S4 GX 220S4 GX 320S4 GX 460S4 GX 680试验方法运动粘度40℃cst68100150220320460680GB/T265运动粘度100℃cst10.213.618.425.335.048.569.6GB/T265粘度指数135132130134130130128GB/T2541闪点(开口)℃225226246248248258264GB/T3536倾点℃-30-30-27-24-24-21-21GB/T3535
不同碱值清净剂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
相对于低碱值苯磺酸钙,高碱值苯磺酸钙在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低负荷工况下的极压抗磨性能得到提升。清净剂碱值的高低,对金属清净剂的酸中和性能、胶体稳定性及摩擦保护膜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清净剂中的碱性组分通过酸碱中和发挥清净作用,而表面活性组分通过对结焦物的增溶、分散达到清净效果。苯磺酸钙作为清净剂的表面活性组分对油样氧化过程中结焦物具有重要的增溶、分散作用。
高碱值苯磺酸钙碱性组分形成的摩擦保护膜,在低负荷下具有一定的极压抗磨性能,而在较高负荷下,摩擦保护膜的极压抗磨性能会减弱、甚至失效。